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卢甫圣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左图右书”卢甫圣师生作品展前言

2014-09-22 11:37:27 来源:雅昌艺术网华东站作者:
A-A+

  “左图右书——卢甫圣师生作品展”前言:

  策展人:胡建君,白家峰

  展览前言一

  胡建君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左图右书”是一次因缘际会、多元呈现的师生展,也是一种图文互证的知识记载与艺术传播方式,按照“浮生”、“游物”、“尚通”三个篇章次第展开。“浮生”篇俯仰天地,品察万物。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蕴含最大的诗意,融会于那些生活细节与人文情怀的传达之中;“游物”篇坐看山川风物,在烟云供养、怡情自适中沉默静观,并以更具在场感、现代感的方式重建对于传统的体认;“尚通”篇,试图由古来今、由此及彼地贯通一种从史学走进当下的思考方式,并付之以实验性的笔墨探索,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展览前言二

  白家峰

  长期以来,观看者对于“师生展”这一品类,总是容易有一种矛盾的期待。一方面,人们习惯于在这类展览上去发现一种“可见的共性”,以亲眼见证这种道统传续的不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知识积累和审美经验又使得人们将“学之者生,似之者死”奉为圭臬,而对这种自己潜意识中期待的“可见的相似”抱着一种理所应当的批评心理。在这种矛盾的期待下,作为展览的策划者,我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通过这个展览去展现这种师资授受之间隐显的动态关系,进而尽量以一种不“削足适履”的方法去探索、描述一种可能的共性,或非“可见”,期以“可感”。

  我们的恩师卢甫圣先生是一位理论与创作兼擅,思辨与体悟并重的“通人”,他能够从最纯正的传统“胎息”中出发,却又以一种时代性的敏感与自觉去用现代主义以降的西学知识与方法为参照反思、观照传统,剔除皮相,接续当下。其广博深厚的传统功底与他“不碍于物”的传统态度,无疑会对游学于门下的学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映成趣的是,从大多数参展同门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面向当下的,多元而积极的,不逾矩的传统观。多元,指的是取法角度与呈现样貌的多元,积极,则指的是基本态度与介入方法的积极。我们之所以用“当下”而非“当代”去描述这种传统观,是因为在中文的“当代艺术”出现之后的艺术语境中,后者所指向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时效性概念,更是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上的指涉。不同于“当代”语境中往往更趋“工具化”、“材料化”、“对象化”、“客体化”的传统观,这个展览中诸位同门的创作实践,更多地倾向于“继承与转化”,表现出一种经过现代方法与知识改良后的传统主义态度,这便是“不逾矩”,不脱离中国书画的范畴。在这个范畴下,虽然时代语境日新,各人方法各异,但就传统之于各自创作的关系来看,他们大多依然秉持着以“道”的认识治“器”,进而视图从“器”中悟“道”的实践方法,而这种“共性方法”,则是与广义上的“美术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而对于这种态度下的创作呈现,则大致分成了“浮生”、“游物”、“尚通”三个版块,其划分的标准是具体作品中某种突出特质的归属,而非某个特定作者的对号入座,相反地,大多数的作者往往兼具其中的某几种特质。其中“浮生”注重的是对生活情境、生活体验的艺术表达,展现中国书画作为广义的人文传统中重要的视觉资源,如何成为当下都市人生活体验的一种差异的存在,并表现为一种糅合了传统性与时代感的人文情结、艺术心结与生活细节。“游物”强调一种传统山水绘画中的景观营造与空间图式在今天创作者的视觉经验改造下,所呈现出的时代面貌,以及当下的山水绘画背后的文化心理的迁移。“尚通”则强调一种将传统图式、经验与方法同当下经验通约的创作实践,突出这种或继承、或改良、或转化背后的方法论逻辑。

  最后,谈谈作为“共性”的“美术史背景”。这种背景的影响大约有二:其一是可以使得创作者避免对传统的概念化认知,而在学习时除了凭感觉汲取之外,获得某种更具体而细分的方法与能力。其二则是赋予了我们某种更具“退距”的眼光,这种眼光或者使得我们不拘泥于“眼前”的传统;或者更进一步地,在面对彼此的作品时,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而行 “旁观者的心态”,从而保持某种“异在”的清醒。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卢甫圣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